參考資料:趙一舟,我們的慶節,民八十一年五月再版,見證月刊社
「從復活主日到五旬主日(聖神降臨)五十天的時間當作一個慶節慶祝,多次又稱作「大主日」 :在這些日子特別唱阿肋路亞」(禮儀年與日曆2)。這五十天就是所謂的復活期
,共有七個主日。
禮儀日曆(Ordo)中,「復活期」這標題是由復活前夕守夜禮開始,因為這守夜禮已 屬於復活主日。依此新禮儀日曆,五旬主日是復活期的結束。
復活期五十天的原始意義
教會自慶祝逾越節開始,就把此節日的慶祝延續五十天之久,亦即持續七個星期,而以第五
十天作結束。這第五十天也正好是猶太人的五旬節日。但此節日與基督徒的五十天慶期
,本質上卻大有不同。猶太人的五旬節是一種收穫節,固定於逾越節後第五十天。而基督徒
的全部五十天都屬於一個大慶節,這其中每一天都同樣重要。這五十天好比一年之中的最大
的主日,享有主日的一切特權;祈禱時要站立,此時期不守齋。
初世紀的教會,在這五十天之中,同時慶祝基督的死亡與復活,祂的顯現,祂的升天,
派遣聖神,以及對祂再度來臨的期待。最初的基督徒將這些奧跡視為一個整體,每天藉聖事
去生活、體驗,並分享基督的光榮。他們對基督奧跡的慶祝不在於追念救恩史中的不同事件
,而著重於在今天如何去生活基督的逾越奧跡。因此並不太在意事件發生的時間。
這些主日的禮儀表現出一種非常顯著的特徵:將逾越奧跡作為一個單一整體來慶祝,即
基督的苦難、死亡及復活。但此整體不僅包括基督的復活,而且也包括祂的升天和聖神的被
派遣。
彌撒的讀經一常是取自宗徒大事錄:關於初期教會(宗徒時代)生活、成長及作證的記
載。讀經二依甲、乙、內三年輪流誦讀;伯鐸前書(甲午),若望壹書(乙年),默示錄(
丙年)。這些選讀限適合復活期的精神:滿懷喜悅、堅定信心、充滿希望的精神。復活第二
.第三主日的福音敘述復活之基督的顯現:耶穌善牧的福音原為第三主日的福音,則移到第
四主日,以免中師基督顯現的連接性。復活第五、六、七主日的福音均取自耶穌最後晚餈時
的訓言及祈禱。這些福音選讀均取自若望福音。綜合八個主日之讀經所宣報的主要信息是:
主耶穌基督為了拯救世界死而復活。我們藉著相信耶穌,賴祂的寶血,實踐愛德,才能與基
督到達「生命的水泉」(默:七,17)。因此,這些讀經給我們闡述基督徒信仰的主要教義
,也指示出基督徒生活的主要路線。
復活節八日慶期
逾越節八日慶期:逾越節後的一週稱為白衣週,始自第四世紀時。其主要目的是為在
復活前夕守夜禮中領洗的新教友講授奧跡(聖事)的要理。一週之中新教友每天穿著預洗時
所接受的白衣,到教
堂參加彌撒,聽講道理,並於午後聚合於聖洗池旁,重溫領洗時之情景。第八天「主日—是
八日中最重要的一天、八日慶期的結束日。在這一天,新教友脫去白衣,與其他教友一起參
與彌撒,不再有所區別。田此這主日又稱為「卸白衣主日」。這幾天的彌撒經文都與聖洗奧
跡有密切的關係。有不少教父,如聖安博、耶路撤冷的聖齋禮、聖奧斯定等把他們在這些日
子的要理或講道留傳下來。
耶穌升天節
從禮儀史、教父們的著作中,可確知耶穌升天節於公元四百年左右,才
在教會各地普遍慶祝。聖奧斯定在他的講道中稱這是一個全世界都慶祝的節日,它源自宗徒
時代,一如逾越節及五旬節。
此節日最老的名稱是「第四十日」(耶穌復活節後第四十日),之後在東方教會中經常
出現的名稱「被提上升」(Analepsis—Assumption),是出自宗徒大事錄
。另一常用的名稱是「上升」(Anodos—Ascension )表示耶穌是以自己的力量升天。
這是現在禮儀中仍用的名稱。
耶穌救世計劃的完成是本節日的中心思想。這種思想在一些教父的著作中表達的很情楚
。聖良大教宗所編的升天節彌撤中表達同樣的思想。耶路撒冷的聖齋禮在其所講的要理中,
稱耶穌的升天,是祂在世戰鬥的結束,同時也為人類打開天門。聖師伯爾納稱「基督的升天
是其他慶典的結束與完成,是天主子在世旅程的美好終點」。耶穌升天也帶領祂救贖的人類一起升天。
此節日於耶穌復活節後第四十天舉行,但如果本節日在某地區非法定節日時,可移到復
活期第七主日舉行。
本節日彌撒強調:耶穌升天仍要再度降來(進堂詠),而且祂雖然升天,仍與我們常在
一起(領主訊)。三篇祝文(集禱經、獻禮經、領聖體後經)均強調:耶穌的升天是我們人
升天的先聲。
五旬節(聖神降臨)
五十天慶期結束慶典(聖神降臨):約在第三世紀末期,開始慶祝此第五十天,舉行
較隆重的慶典,此慶節也取用了猶太人為這一天的名稱:「五旬節」。但在最初,仍沒有關
於此慶節之對象的記載。到第四、五世紀時,有一些關於「五旬節」的記載,如都林的瑪西
模,以及到聖地朝聖的艾特麗亞的著作,都證明在這一天特別追念聖神降臨和耶穌升天兩項
事件。大約在第四世紀末,很多地區的教會已把耶穌升天的史實做獨立的慶祝。不久後,兩
史實分別在兩慶節慶祝的習慣就普遍成立了。
此第五十天原始的概念是整個復活期(慶典)的結束日。但在羅馬禮儀中,在第四、第
五世紀時,逐漸形成一種趨勢:使此日成為一種獨立的單元,多少有些孤立性質的慶節;聖
神降臨:為加強其重要性,在第七世紀時更附以八日慶節。這種做法忽視了這一天原有的意
義與性質。
在此日成為一獨立慶節的同時,至少在西方教會中,這一天也成為重行逾越慶典的一天
:為那些在逾越節前夕不能領洗的望教友舉行入教儀式。為此,此慶節也具有一守夜禮,與
逾越節前夕相仿。在第六世紀時,其前夕星期六更定為守齋日,作為過節的準備。
在教父們的著作中,如聖奧斯定、聖良、聖國瑞、聖金口若望等都表示,此慶節的主要
特點是追念聖神降臨於宗徒們身上,以及教會被派去執行傳教的使命。但是這些不應被視為
單獨的事件。這些事件只是反映出了基督整個救世奧跡的一方面。聖神降臨與基督的死、復
活、升天有極密切的關係。聖祌降臨日不願強調是聖神的節日。因為事實上,是耶穌升天後
派遣聖神降來,是耶穌救世工程的成果。
回到主網頁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