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IMAGE:天主教會內的禮儀]

摘自:李尚義譯,合一中的教會:大公主義前導,民八十五年二月初版,光啟出版社

最早期的基督教會有四種主要的傳統,或稱禮儀(Rite),反映 出由耶路撒冷向外發展的方向。四種傳統便是:羅馬、安提約基雅、 亞歷山大里亞,及拜占庭 (即君士坦丁堡) 四種。從安提約基雅,基 督宗教傳入亞美尼亞,即今日的伊拉克,所以加上亞美尼亞及加色丁 禮儀。

這些禮儀,除了羅馬禮儀外,都有東方的特色。例如在語言上、 對聖人聖女的敬禮上、瞻禮的慶祝上、聖事的施行上,均依照個別傳 統的習慣。例如聖洗及堅振同時施行、領聖體時同領聖血,或是將祝 聖後的麵餅 (聖體) 沾在祝聖後的酒 (聖血) 一同領受。禮儀因此是 指基督徒的全面生活,包括著崇拜、教會法、靈修及神學的體系。

「禮儀」這個名詞在這裡是有綜合性使用的意義的。東方人士比 較上是採用「教會」字眼而不用「禮儀」二字。「東方禮天主教會」 ,包含這個意思;但這名稱對東正教會來說有冒犯性,原因是東方禮 天主教會自視本身是天主教會而不是「羅馬」天主教會。

羅馬傳統

拉丁禮儀是西方傳統的主要禮儀。在拉丁禮儀內,其他尚有四種 較小的禮儀,即盎博羅削 (意大利.米蘭)、 莫薩拉碧 ( Mozarabic) ( 西班牙.托利多 ) 、斯拉夫及加利亞(法國.里昂) 。

拉丁禮儀以羅馬為中心,向西歐及西方世界擴展。以前禮儀語言 是拉丁語,現今採用當地語言。百分之九十八的羅馬天主教信徒是屬 於拉丁禮儀的。

安提約基雅傳統

這個傳統共有三種禮儀:馬朗、敘利亞及馬蘭加拉。

馬朗禮儀特別恭敬聖馬朗 (St.Maroon) 、聖查普 (St.Chabel) 。根源來自黎巴嫩,禮儀上的語言有阿拉伯語、阿拉美語及英語。他 們的宗主教定居黎巴嫩。

敘利亞 (西部) 禮儀特別恭敬聖愛弗冷、厄里亞,和安提約基雅 的依納爵。禮儀用阿拉美語及阿拉伯語。敘利亞禮儀信眾散居中東地 區,有部份移民至美洲。他們的宗主教在黎巴嫩定居。

印度的馬蘭加拉禮儀採用馬來也藍語。

東敘利亞 (加色丁) 傳統

這個傳統內有兩種禮儀 : 加色丁禮儀及馬拉巴禮儀。

加色丁禮儀用於伊拉克,禮儀用阿拉美語。由基督宗教帶入的聖 人有聖多默、亞戴 (Addai) 、亞佳 (Agai) 及馬理(Mari) 。宗主教 在伊拉克定居。他們的姊妹教會一一東部亞述教會並不和羅馬共融。 加色丁傳統的信眾已向世界各地移居,如美、加、澳、紐等國。

馬拉巴禮儀在印度採用。禮儀用馬來也蘭語。

亞美尼亞傳統

這個傳統只有一種禮儀。

他們採用古典亞美尼亞語作禮儀之用,兼用英語和法語。原本是 在亞美尼亞,現已擴展至中東、美國及澳洲。聖額我略光明者、聖韋 登 (St.Vartan) 及致命聖人等為該禮儀中著名聖人。宗主教在黎巴 嫩定居。

亞歷山大里亞傳統

這傳統共有兩種禮儀 即科普替禮儀及衣索比亞禮儀。

科普替禮儀源於埃及。聖馬爾谷被尊為教會的創立者。他們也敬 禮埃及的聖安多尼。舉行禮儀時穿著白袍及白風帽,是聖巴西略的傳 統,語言用科普替語及阿拉伯語。開羅是科普替宗主教定居地。聖誕 節是在一月七日慶祝。

衣索比亞禮儀源出衣索比亞,禮儀語言是 「Ce'ez」( 已經不是 活的語言) 。他們很受非洲文化影響,採用土風音樂、鼓掌,及舞蹈 方式來進行禮儀。

拜占庭傳統

在此傳統內,共有九種禮儀。

默爾啟 ( Melkite)禮儀,用於中東地區如黎巴嫩、埃及、敘利 亞、以色列等地。宗主教在大馬士革。禮儀用希臘語。主要禮儀是用 「金囗」聖若望的禮儀。

烏克蘭禮儀以使用烏克蘭語為主。基督教是在九八八年時傳入的 。他們特別恭敬的聖人有聖韋迪梅(St.Vladimir)、聖濟利祿及聖美 鐸第。自經前蘇聯的政治改孌,他們選出的樞機定居在烏克蘭的「 Lviv」。烏克蘭人多移民到美、 加、澳等國。

俄羅斯禮儀使用一種古斯拉夫語或英語,視乎所在地而定。移民 多去中國、歐洲、北美洲,及澳洲。他們和烏克蘭一樣,以聖韋迪梅 為主保聖人,也特別恭敬聖奧加(St.Olga)及聖尼各老。他們選出的 主教定居羅馬。

保加利亞禮儀採用保加利亞語。在八六三年,君士坦丁堡宗主教 佛西向玻理斯一世引進基督教。

希臘禮儀於一八五六年建立後,即採用希臘語作禮儀。

喬治亞禮儀是依從聖巴西略及金囗聖若望的禮儀。禮儀使用喬治 亞語。

意大利一阿爾巴尼亞禮儀為意大利南部、西西里、馬爾他、科西 加等地採用。禮儀用希臘及阿爾巴尼亞語。

羅馬尼亞禮儀,在一六九八年起和羅馬合一。他們的禮儀用羅馬 尼亞語。

塞維爾禮儀使用斯拉夫語。

除上述禮儀外,可再分七種:即阿爾巴尼亞、白俄羅斯、匈牙利 、羅塞尼亞、斯洛伐克、南斯拉夫,及美國。

[IMAGE] 回到主網頁